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-> 科学研究 -> 平台基地 -> 正文

北京市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

发布日期:2022-04-11   来源:     点击量:

2014年6月,通过申报、专家评审、答辩后,北京市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

获北京市科委认定成立,2016年12月由国家文物局认定“木结构古建筑安全评估与灾害风险控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”,2017年6月揭牌正式成立。

中心及基地定位为信息采集、检测勘察、监测诊断、预防控保一体的科研平台;产、学、研一体的技术集成平台;以及对外开放、行业共享的学术交流平台。通过科技来指导、总体上跟进国际先进水平、重点领域突破关键技术和自主创新形成中国特色,重点实现三个方面的目标:即建立理论研究、试验仿真与应用技术三位一体的研究平台,高层次、复合型的人才培养基地,以及国际上能够代表北京乃至中国在此领域发出声音,开展交流与合作的前沿阵地。

中心及基地自开始建设以来,通过优化人员配置,形成了较稳定的四个研究方向:

首先,针对木结构、砖石等各类古建筑面临的残损和各种风险,开展古建筑的风险监测与安全检测研究,包括对结构本体、热湿环境、灾害环境变化的在线监测研究,对各类残损的无损或微损以及材料性能的检测研究,还有对监测或检测得到的信息进行识别研究,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研究风险预警响应技术。

其次,针对古建筑现状安全性不明和防灾能力不清的问题,开展各种灾害对古建筑结构的影响机理,以及在灾害影响场下结构的动力响应规律,还需要开展针对各类古建筑的模型试验和仿真分析的研究,有了这些基础再研究古建筑的整体稳定性或可靠性。

第三个研究方向是灾害风险控制实用技术研究。针对高风险区的灾后应急评估技术研究、适宜性的修复技术、各类适宜性的加固技术,例如隐蔽式修复加固技术等等。

第四个研究方向是安全评估与风险控制的标准化技术。联合国内相关科研单位将此领域的成果标准化,从而能够在国内推广应用,从整体上提高古建筑及各类遗产的防灾减灾能力。

中心及基地现有固定科研人员13名,其中教授5人,副教授/副研究员6人,讲师2人。在读博士研究生8人,硕士研究生30余名。

图1 基地成立仪式(2017.06.30)

图2 基地发展讨论会(2017.06.3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