师资队伍
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-> 师资队伍 -> 教师介绍 -> 正文

姬 颖

E-mail:jiying@bjut.edu.cn

通讯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 100 号

研究方向

建筑性能模拟仿真、供暖空调系统优化控制、低碳供暖、区域能源规划等。

个人简介

姬颖,女,工学博士,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主持科研项目10项,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,作为课题骨干参与课题10余项,发表论文40 余篇,其中SCI检索21篇,发明专利5项,软件著作权1项,参编专著1部、标准5部、教材2部。

教育简历

2010.09-2017.03:同济大学,供热、供燃气、通风及空调工程,博士

2006.09-2010.06:湖南大学,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,学士

工作履历

2017.06 - 至今:北京工业大学,副教授

2016.09 - 2017.04:香港城市大学,高级助理研究员

2013.09 - 2014.02:美国德雷克赛尔大学,访问学者

学术兼职

中国暖通空调学会模拟专委会委员

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调适专委会委员

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“洁净受控环境与实验室专业委员会”委员

Applied Energy,Energy,Energy and Buildings,Building Simulation等多个知名期刊的审稿人

课程教学

本科生教学:《供热工程》《城市能源规划》

研究生教学:《楼宇自动化控制技术》《数据挖掘方法在建筑能源中的应用》

科研项目

2020.01-2022.12:基于建筑运行数据分布式建模的空调负荷预测方法研究(51908006)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,主持。

2021.07-2022.07:绿色住宅建筑碳排放强度区间模拟测算,企业委托课题,主持。

2020.09-2022.08:集中供热系统热力站动态负荷预测模型开发,企业委托课题,主持。

2018.07-2021.06: 基于人员满意度的建筑运营成本快速建模与评价方法研究(2018YFC0705904-02),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,主持。

2017.12-2019.05:空调系统夏季运行故障诊断大数据模型及其关键技术研究(2017M620561),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,主持。

2017.10-2019.05:基于建筑大数据的空调系统运行优化控制方法研究(2017-ZZ-050),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,主持。

2018.05 2018.11:北京城市副中心公共建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调研及优化, 北京市教工委,主持。

2018.01-2019.12:基于负荷平准化分析的区域集中冷媒站规划关键指标研究,北京工业大学基础研究基金(一等),主持。

2022.01-2025.12:热-湿-盐多强场耦合作用下海岛建筑表面换热系数研究(52178061)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,参与。

2020.01-2020.12:北方城镇供暖节能型低温供暖新模式(2020-XY-12),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,参与。

2018.01-2020.12:绿色建筑室内环境与节能技术(2017000026833TD02),北京市青年拔尖团队项目,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,参与。

2018.01-2020.12:供热系统设计及运行调节的优化方法构造(3182006),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,参与。

荣誉和获奖

2022.06      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(论文)指导教师

2022.05      北京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

2021.12      北京工业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

2021.12      北京工业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教学学术创新奖

2021.07      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

2020.06      北京工业大学立德树人优秀班主任

2020.06      Applied Energy 优秀审稿人

主要论文论著

1. Yin Peng, Ji Ying, Xie* Jingchao, Liu Jiaping, Hou Qixian, Zhao Shanshan, Jing Pengfei. Residential wintry thermal comfort and adaptive behaviors in a cold climate in Beijing, China. Energy and Buildings. 2022, Vol.265 (6): 111942. (SCI)

2. Yin Peng, Ji Ying, Xie* Jingchao, Liu Jiaping, Hou Qixian, Zhao Shanshan. Research on residential thermal environment differences in relation to transition and heating periods in Beijing.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, 2021, Vol.197 (6): 10785. (SCI)

3. Fang Z, Feng X, Xu X, Zhou X, Lin Z, Ji Y*. Investigation into outdoor thermal comfort conditions by different seasonal field surveys in China, Guangzhou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eorology, 2019, 63(10):1357-1368. (SCI)

4. Ji Y, Xu P, et al. Estimating hourly cooling load in commercial buildings using a thermal network model and electricity submetering data. Applied Energy. 2016, 169 (5): 309–323. (SCI)

5. Ji Y, Xu P, et al. Energy Load Superposition and Spatial Optimization in Urban Design: A Case Study. Computers,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. 2016, 57(5):26–35. (SSCI)

6. Ji Y, Xu P. A bottom-up and procedural calibration method for building energy simulation models based on hourly electricity submetering data. Energy. 2015, 93(12):2337–2350. (SCI)

7. Ji Y, Xu P, Ye Y. HVAC terminal hourly end-use disaggregation in commercial buildings with Fourier series model. Energy and Buildings. 2015, 97(6): 33–46. (SCI)

8. Li W, Yang L, Ji Y, Xu P. Estimating demand response potential under coupled thermal inertia of building and air-conditioning system, Energy and Buildings, 2019, 182(1):19-29. (SCI)

9. Gu J, Xu P, Pang Z, Chen Y, Ji Y, Chen Z. Extracting typical occupancy data of different buildings from mobile positioning data, Energy and Buildings, 2018, 180(12):135-145. (SCI)

10. 朱芸芸,姬颖*,谢静超,刘加平. 基于实测电耗数据的区域建筑业态配比研究及负荷特性分析. 工业建筑, 2020.

11. 一种公共建筑空调系统末端设备电耗间接计量系统. 发明专利, 授权.

12. 一种基于跨季节蓄热的可再生能源一体化互补利用系统. 发明专利, 授权.

13. 姬颖, 连会会, 陈永保. 基于人员满意度的建筑运营成本测算软件. 软件著作权.

14. 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技术路线图,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,20222月。

15. 办公建筑室内环境满意度计算导则 T/CABEE 011-2021202111月。